新聞詳情
馬拉松國內標牌賽事價值幾何
來源:本站 作者:匿名 發布:2018-02-07 修改:2018-02-07
隸屬:公司新聞 點擊:731
上個月下旬在上海召開的中國馬拉松年度盛典上,中國田徑協會評出了2017年度馬拉松等級賽事和特色賽事等榮譽,除了常規的金、銀、銅牌賽事之外,田協還推出了一系列特色賽事,各類賽事可謂榮譽加身,各得其所。像深圳的幾個馬拉松,深馬和寶安馬拉松獲評金牌賽事,南山半馬被評為銀牌賽事。那么,這些標牌賽事對于賽事本身意味著什么呢?
字面意思,就是由田協制訂的一個標準。金牌賽事要達到哪些條件,銀牌賽事又必須具備哪些要素,當然前提條件是你這個比賽要跟田協共同主辦才有資格。按照田協提供的數據,去年A類賽事223場,B類賽事33場,因此所有的評比都是在這256場馬拉松賽之中進行的,雖然去年一年全國各地共舉辦了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事(800人以上規模)達到了1100場,絕大多數沒進入中國田協共同主辦序列的賽事,則與田協標牌無緣。
田協評出了44個金牌賽事、38個銀牌賽事和79個銅牌賽事,共計161個賽事獲獎,獲獎率達到63%。此外,還評出了64個特色賽事,包括最美賽道21個、自然生態23個、人文風情10個、紅色文化7個以及系列賽事3個。有一些特色賽事與金銀銅牌賽事有重合,即這一賽事既有標牌又是特色。超過200場比賽都有自己的“頭銜”,可謂皆大歡喜。
比照一下國際田聯金、銀、銅標賽事評比:國際田聯已公布今年上半年的馬拉松賽歷,其中金標33個,銀標10個,銅標15個,總計58個。2017年度,金標是50個,銀標是20個,銅標是33個,總計103個標牌賽事。國際田聯評標賽事來自全世界,基數肯定遠遠大于中國田協的256場,但是獲獎賽事,卻還大大少于中國田協評出的數量。
在2012年國內馬拉松迎來大飛躍之前,那年的田協金銀銅牌賽事才20場,其中金牌賽事7場。按照田協的說法,金牌賽事從7到44,體現了更多賽事的辦賽水平在不斷提高。看來中國田協并沒有設定評比的數量,只要你達到了規定的條件,就能評上。依照此勢頭,隨著國內馬拉松運動的快速發展,辦賽水平日益提升,金牌賽事會越來越多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標牌賽事就成為一種簡單的行業標準,難以代表一種最頂尖的水準了,其商業價值亦會縮水。好在國內大多數馬拉松賽事還處于充當城市“名片”地位,沒有完全產業化。
像眼前,國內已經這么多金牌賽事了,你在宣傳和招商中再強調自己的這一“身份”,就顯得意義不大。中國田協應該控制評獎的數量,比如按照一定比例去評,15%或者20%,比賽多了,大家都辦得挺好,那就水漲船高,提升評獎的標準。每個賽事都想讓自己可
同類新聞
- 2024-11-03 小小徽章見證21載守護
- 2024-10-16 國防部記者會送海軍徽章
- 2024-01-23 為什么要換發二維碼門牌
- 2023-11-26 廣州推出新版二維碼門牌
- 2023-11-24 掃“數字門牌”解鄰里糾紛
- 2023-11-23 公益訴訟“擦亮”交通標示牌